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对于持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起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第一类审核评估紧扣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这一核心命题,重点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从新一轮审核评估参评高校的调研情况看,一些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尚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仅推动着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的系统性变革,也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信息量扩增、学习行为转变以及复杂场景交互的人才培养新特征,数智赋能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推动数字化场景的学习变革,建立基于大数据支撑与引领的PDCA(目标—执行—检查—处理)全面质量体系,推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由经验管理向数字循证决策转变,促使质量保障范围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各个维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常态化、全量化、智慧化,实现可量化的教学质量目标导向、基于数据分析的质量管理内驱以及全员联动的闭环反馈与持续改进。通过数据驱动,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效能和高校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全要素、全流程地推动智慧教育教学生态的形成和发展。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数智赋能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学校的相关实践被教育部评估专家推荐为示范案例,并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创建数字化教学新场景,构建质量保障新机制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高校应“建立适应教育模式改革的网络学习空间”。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能学习平台,搭建融合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空间,既可以筑牢信息化教学基座,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开展,也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构建数据驱动型质量保障新机制奠定基础。
学校构建了国内首个自主设计配置的“本、研、继教”一体化和“教学管考评”一体化的多层次信息化学习平台,形成了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等教学资源于一体的全元素通教通学,有力推进了以问题、案例为导向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
学习平台通过模板导入、电子教材和课程大纲自动识别、同步其他课程知识点等方式,建立了覆盖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课程知识图谱,通过有效感知知识点掌握率、关联学习任务统计、知识点学习预警等,使师生可以全面清晰地了解教与学情况,并通过学习过程数据量化,帮助学生调整自身学习状态,实现日常的教学质量监控。例如,学习平台中的贯通式案例课程采用智能评分系统,基于工程案例短视频自动评价学生的学习体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智联线下线上课堂学习,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学校将成熟的互联网会议系统在直播并发性上具有的强大优势、AI能力和云存储进行系统集成,并依托学习平台创建了“智播课堂”,实现了教室的智慧化与课堂的数字化,使线下课堂与线上学习得以有效融合,为“教”与“学”的提升提供强大助力。
“播”,即课堂直播。平台自动根据课表创建线上会议,教师在教室的电脑上登录互联网会议系统,即可进入课程自动录制并存储在云端,师生可线上观看直录播的视频资源,便于督导在线巡课、学生在线学习。“智”,即智慧化。智能转写将教师课堂上的语音内容转写为文字,并提供搜索功能,方便查询知识点;智能纪要是利用AI技术生成智能摘要,帮助师生把握课堂全局,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智能章节是将视频划分为多个章节,并生成章节小标题,实现快速导航定位,便于师生快速复盘与精准复习。
智播课堂为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提供了软硬件一体的基础性解决方案,也为同类高校提供了课堂教学线上化建设思路。智播课堂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让教育教学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有力地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助力每一名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实现从教师“教得好”向学生“学得好”转变。
构建质量决策管理平台,形成质量文化凝聚力
以往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往往局限在教务处所辖的教务管理业务口,导致各部门之间协同不足,职责不明确,难以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合力。因此,高校应在校级层面构建统一的质量决策管理平台,使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对象由基于单一信息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分析,转向跨信息系统及业务系统数据的综合分析、常模比较、下钻、预警,将以往校内零敲碎打的举措进行联动、凝聚和升级。
学校通过对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伴随式、精准化采集,在统一数据标准、建立数据仓库、形成全校教学质量数据集的基础上,以质量制度、评估指标为导向,构建了由核心指标及观测点组成的自主综合监测体系。该体系面向各部门提供模型关联、函数计算,形成以质量数据为基座,以质量制度体系、绩效考评体系为立柱支撑,以质量文化与服务应用为导向的数智化质量决策与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宏观层面顶层监控、中观层面监测分析、微观层面明岗理责的闭环监控,有效提升了高等教育治理效能。
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掘文本和数据项中隐藏的信息与价值,提炼出表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并探究数据间的关联关系,系统分析形成知识图谱,完成关联模型构建,探索形成智能化诊断“体检报告”,辅助学校决策管理与外部评估。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多元交叉的发展趋势下,数字赋能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将有助于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一是为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夯实高校内部治理制度基础。数字驱动建立长久稳定、运行有效的质保体系,探索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新范式,有助于提升对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牵引力和支撑力,满足国家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形成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合力。目前,一些高校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由职能部门负责的技术层面,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统筹设计,校院两级质保体系联动性不够,质量决策管理平台所构建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大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校院两级质保体系的上下贯通、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全面增强学校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合力。三是培育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文化。数智化质保体系在制度治理和制度执行层面,使学校的质量保障变成教育教学自身的“标配”,使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由外部压力驱动转向内生动力主导,变成全校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不断培育践行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